作為一個扛著甜點雷達在臺灣街頭巷尾覓食多年的老饕,潮州甜點一直是我心頭那抹揮之不去的甜蜜惦記。那種講究食材原味、手工細膩,不過分甜膩卻又層次豐富的滋味,實在讓人一吃上癮。今天就來和大家掏心掏肺,分享我鑽研、踩點多年,真心覺得值得一試的十家潮州甜點店,還有那些讓我念念不忘的經典美味。準備好你的甜點胃,我們出發囉!
目錄
潮州甜點的靈魂:藏在細節裡的「巧」字
說到潮州甜點的魅力,我覺得關鍵在於一個「巧」字。不是炫技般的華麗,而是那種藏在細節裡的用心。你看那碗鴨母捻,白白胖胖浮在甜湯裡,咬下去那軟糯的皮包裹著細緻的綠豆沙或芋泥餡,甜湯底溫潤不搶戲,這就是潮州甜點樸實卻深奧的美學。還有那落湯錢,名字聽起來怪,其實就是軟糯的糯米糰子裹上芝麻花生糖粉,熱呼呼地送上桌,那種簡單純粹的米香和糖香,配上脆口的堅果碎,簡直是冬日裡最暖心的擁抱。這些傳統味,就是潮州甜點的靈魂所在。
臺灣的甜點市場百花齊放,法式、日式精緻得不得了,但這些潮州甜點老鋪,就像街角溫暖的燈光,默默守護著那份古早的甜蜜記憶。它們或許沒有華麗的裝潢,但那份真材實料和手作的溫度,是任何花俏裝飾都無法取代的。這些店家,很多都是幾代相傳,老師傅的手藝就是活字典。每次去吃,看老闆熟練地捏著湯圓、熬煮糖水,空氣中飄散著糖香和米香,那種感覺,比你吃米其林三星還踏實(個人感受啦!)。
潮州甜點還有一個特點,就是它的「配角」常常是鹹的!沒錯,你沒聽錯。例如經典的清心丸綠豆爽(或稱清心丸),用一種特別的「城鵝」澱粉製成半透明的小丸子,口感超Q彈,搭配熬煮到開花的綠豆仁,甜湯底裡竟然會加入一點點切碎的鹹菜脯!第一次吃的朋友可能會嚇一跳:「咦?甜的裡面有鹹菜?」但相信我,那微妙的鹹香恰恰提升了綠豆的清爽和甜湯的層次,一點都不突兀,反而讓人驚艷!這種大膽的風味組合,正是潮州甜點讓人著迷的地方 — 它總能打破你對甜食的既定想像。
經典潮州甜點一覽表
甜點名稱 | 主要原料/特色 | 口感風味描述 | 常見搭配/變化 |
---|---|---|---|
鴨母捻 | 糯米皮包裹綠豆沙、芋泥、豆沙等餡料,類似大湯圓,浮於甜湯中 | 外皮軟糯滑溜,內餡細緻綿密香甜,甜湯溫潤清甜 | 可單吃或搭配白果(銀杏)、薏仁等;甜湯底多用冰糖、冬瓜糖熬煮 |
落湯錢 | 煮熟糯米糰裹上混合糖粉(芝麻、花生、糖) | 熱糯米糰的軟糯溫熱與外層香甜脆口的糖粉堅果碎形成強烈對比,米香濃鬱 | 糖粉比例及堅果種類(花生、芝麻)各家不同,是風味關鍵 |
清心丸綠豆爽 | 城鵝澱粉製成的半透明小丸子 + 去皮綠豆仁 + (靈魂!)少量鹹菜脯末 | 清心丸超Q彈帶點嚼勁,綠豆仁綿滑,甜湯清爽,鹹菜脯帶來點睛的微鹹與香氣 | 亦有無加鹹菜脯版本(較常見於臺灣),但正宗潮州風味通常有 |
糕燒白果 (芋/番薯) | 白果(銀杏)或芋頭/番薯塊,用大量糖長時間慢火熬煮至糖漿濃稠裹附 | 食材本身質地軟糯綿密,外表包裹晶瑩濃稠的糖衣,甜度較高但香氣馥郁 | 常作為宴席甜點;糕燒芋頭是經典中的經典,糖衣透亮如琉璃 |
反沙芋頭 | 炸熟的芋頭條裹上翻炒至返砂(結晶)的糖霜 | 外層糖霜呈現細沙狀,鬆脆微甜,內裡芋頭酥鬆香綿 | 極考驗火候,糖霜需炒至剛剛好返砂且均勻包裹,技術活! |
甜糯米粥 (甜糜) | 糯米慢熬成的濃稠粥品,加入冰糖或冬瓜糖 | 口感綿密滑順,米香濃鬱,甜度溫和滋潤 | 常加入白果、紅棗、桂圓等增加風味層次;冬日暖心佳品 |
這個表應該能幫助大家快速抓住各款潮州甜點的精髓。接下來,就是我壓箱底的十家愛店分享!這些都是我一家家吃過,有些甚至跟老闆都混熟了,才敢拍胸脯推薦的。當然口味很主觀,我喜歡的你可能覺得普普,這也是美食有趣的地方,對吧?(我個人特別偏愛芋頭製品和不太甜的型別,先打個預防針!)
臺北‧九份‧阿柑姨芋圓
介紹:
阿柑姨?等等,九份芋圓不是基隆名產嗎?沒錯!但阿柑姨的芋圓,那口感、那香氣,尤其是他們獨家的「芋圓熱甜湯」,(冬天限定!) 我覺得骨子裡就帶著潮州甜點那股「重視食材本味」的靈魂。他們家的芋圓、番薯圓,真材實料咬得到細微的纖維感,香氣自然不做作,不是那種死Q彈牙的化工感。熱甜湯版本,芋圓更顯軟糯,甜湯底溫潤帶著淡淡的薑香(有時候),搭配著紅豆或綠豆,在九份濕冷的山城裡,簡直是救贖!雖然環境就是觀光區的老店樣子,人潮永遠洶湧,但這碗熱甜湯的樸實美味,讓我願意排隊。你要說它是最正統的潮州甜點嗎?或許不完全是,但那份以食材取勝、不過度調味的理念,絕對相通。對了,他們也有賣生的芋圓可以帶回家自己煮哦!
地址: 224新北市瑞芳區九份老街崎頂路20號 (九份國小旁階梯上去)
營業時間: 平日 09:00–19:00 / 假日 09:00–20:00 (熱甜湯通常天冷或特定季節才有,建議先問)
臺北‧大稻埕‧賣麵炎仔 紅燒肉 (旁邊的無名甜湯攤)
介紹:
這家嚴格來說不是專賣店,是大稻埕知名老店”賣麵炎仔”旁邊,一個阿伯固定擺的甜湯攤。沒有招牌,但識途老馬都知道,吃完鹹鹹油香的紅燒肉、乾麵後,一定要來這攤續攤!阿伯賣的東西很簡單:綠豆湯、紅豆湯、花生湯,冬天有燒仙草、夏天有米苔目冰。厲害在哪?就在那個「古早味」!他的綠豆湯熬得極好,綠豆開花鬆化,湯色清澈卻綠豆香十足,甜度恰到好處,完全就是小時候阿嬤煮的味道。(絕對不是罐頭綠豆湯能比的!) 特別是冬天來碗熱花生湯,花生仁煮到綿密入口即化,湯頭濃鬱香甜卻不膩,喝完身體都暖了。這種簡單卻極致的手工甜湯,最能體現潮州甜點追求食材本源之美的精神。缺點?環境就路邊攤,夏天熱,位置少。但那份純粹的好滋味,值得你忍耐一下。
地址: 103臺北市大同區安西街106號 (賣麵炎仔騎樓旁)
營業時間: 大約配合賣麵炎仔,中午開始到傍晚賣完收攤 (確切時間較隨性,假日比較穩)
臺南‧阿美綠豆湯 (保安店)
介紹:
臺南的甜湯文化鼎盛,阿美綠豆湯絕對是代表性名店之一。他們的招牌就是那碗「古早味鍋燒綠豆湯」。為什麼強調鍋燒?因為他們堅持用傳統大灶柴燒來熬煮綠豆,這點跟許多現代化煮法完全不同。柴燒賦予綠豆湯一種難以言喻的「鍋氣」與獨特香氣,綠豆粒粒分明卻又鬆軟綿密,湯頭清甜不濁。他們還有一個特色是加入「粉角」(或稱粉粿角),QQ的口感增添了趣味。(我超愛加粉角!) 這種對傳統工法的堅持,以及對單一品項做到極致的態度,不就是潮州甜點匠人精神的體現嗎?雖然現在分店不少,但我個人覺得保安路老店的風味最道地。夏天來碗冰涼的柴燒綠豆湯加粉角,消暑又滿足。不過有時觀光客太多,環境會比較吵雜擁擠。
地址: 700臺南市中西區保安路16號
營業時間: 09:00–22:30 (賣完可能提早收)
臺南‧江水號
介紹:
創立於1931年的江水號,是臺南國華街美食地圖上不可或缺的甜點老字號。相較於阿美的專精綠豆湯,江水號更像是潮州甜點的微型博物館!招牌的八寶冰(其實料超過八種!)自不必說,但我更想推薦他們家的「米糕粥」(甜糯米粥)和「芋頭湯」。米糕粥熬煮得濃稠適中,米粒軟爛化開卻仍保有米香,甜度溫潤,冬天熱熱吃,撒點花生粉,暖心暖胃。芋頭湯更是絕活,選用大甲或甲仙的好芋頭,塊狀熬煮到外型完整,但筷子一夾就鬆開,綿密細緻得不得了,湯頭充滿芋香卻不過甜,單純卻極致美味。(這碗芋頭湯,我可以為了它專程下臺南!) 他們也有賣傳統的香蕉冰(清冰),古早味十足。坐在老店騎樓下,吃著傳承近百年的好滋味,彷彿穿越時空。價格非常實在,CP值爆表。
地址: 700臺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三段16巷13號
營業時間: 11:00–21:00 (週二公休)
臺北‧萬華‧三六食粑
介紹:
隱身在萬華龍山寺附近巷弄裡的三六食粑,是內行人才知道的隱藏版潮州甜點高手。店面超級不起眼,甚至有點老舊,但老闆的手藝絕對值得你專程前往。這裡主打的是各種糯米製品,尤其是季節限定的草仔粿、紅龜粿(鹹甜都有)很有名。但我要大推的是他們的「麻糬」和「米苔目」。麻糬是傳統的濕潤型,現點現包,花生粉或芝麻粉給得超大氣,一口咬下,軟糯的麻糬皮包裹著滿滿香氣濃鬱的內餡,超級過癮!(小心別噎到!) 米苔目也是自製,口感滑溜帶點Q勁,不管是加在甜湯裡(冬天熱的,夏天冰的)或是乾拌鹹的都好吃。老闆夫婦很親切,用料實在,價格佛心。這裡沒有觀光客的喧囂,只有最道地、最家常的潮州甜點好滋味。
地址: 108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92號 (靠近龍山寺捷運站)
營業時間: 07:00–18:30 (賣完就收,建議早點去;週一公休)
桃園‧大溪‧賴媽媽豆花
介紹:
大溪老街美食林立,賴媽媽豆花是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經典。雖然店名叫豆花,但他們家的「芋圓、地瓜圓」和「燒仙草」,在我心中才是隱藏王牌!芋圓、地瓜圓個頭飽滿,顏色自然(沒有那種可怕的螢光紫),吃得到真材實料的芋頭、地瓜纖維和香氣,口感是恰到好處的軟Q,不會硬邦邦。搭配他們熬煮得綿密的紅豆、綠豆或脆圓,再淋上濃鬱的糖水,(糖水甜度可調整,記得跟老闆說) 無論冷熱都好吃。冬天的燒仙草更是不能錯過,仙草原汁熬煮,香氣濃鬱,口感滑順,配料給得大方。坐在老宅改建的店面裡,吃著一碗真材實料的手工甜點,感受大溪老街的慢時光,非常愜意。雖然觀光客也多,但品質維持得不錯。
地址: 335桃園市大溪區和平路79號
營業時間: 平日 10:00–18:00 / 假日 09:30–19:00 (週三公休)
臺北‧公館‧臺一牛奶大王
介紹:
臺一牛奶大王絕對是公館的地標性老店!從學生時代吃到現在,不管春夏秋冬,人潮總是滿滿。雖然以各種新鮮水果牛奶冰聞名,但他們家的「芝麻/花生湯圓」和「紅豆/芝麻/花生糊」,可是深藏不露的潮州甜點經典。尤其是冬天的熱芝麻湯圓,那芝麻餡磨得極細,香氣撲鼻,甜度適中,一口咬下,濃鬱的芝麻內餡流瀉而出,搭配溫熱的清甜湯底,(小心燙口!) 幸福感瞬間爆表!花生糊、芝麻糊也是綿密細滑,濃香可口。他們的湯圓皮屬於中等厚度,帶點嚼勁,能很好地包裹住內餡,是我吃過平衡感做得相當好的店家之一。環境就是典型的熱鬧老店風格,夏天冷氣夠強,冬天的熱甜湯更是搶手。價格以地段來說算合理。
地址: 100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316巷8弄3號
營業時間: 10:00–00:00
彰化‧鹿港‧王罔麵線糊 (對面的無名粉粿/米苔目攤)
介紹:
鹿港小鎮處處是驚喜!在王罔麵線糊對面,有個阿婆擺的粉粿、米苔目小攤,沒有招牌,卻是許多鹿港人的童年記憶。阿婆賣的東西極簡單:手工粉粿、米苔目,可以加糖水冰吃,或是冬天加熱當甜湯。重點是那份「古早純手工」!粉粿是阿婆用傳統方式製作,金黃透亮,口感軟中帶Q,充滿純粹的樹薯粉香氣,絕非市售批發貨可比。米苔目也是手工搓製,粗細不一正顯手工感,米香足,口感佳。糖水就是簡單的砂糖水,(有時候甜度稍高,可以請阿婆調淡一點) 更能凸顯粉粿和米苔目本身的純粹米香。這種簡單到不行的街頭甜點,最能體現潮州甜點重視原料與手作的根本價值。坐在路邊矮凳上,吃著一碗樸實無華的粉粿冰,看著鹿港老街人來人往,時光彷彿都慢了下來。價格超級便宜,銅板價搞定。
地址: 彰化縣鹿港鎮民族路196號對面 (王罔麵線糊正對面騎樓)
營業時間: 大約中午過後到傍晚,賣完收攤 (阿婆身體狀況有時會休息,看緣份)
臺北‧延三夜市‧大橋頭純糖麻糬
介紹:
這家位於延三夜市頭的「大橋頭純糖麻糬」,絕對是我心中臺北最強現做「燒麻糬」的代表!每次去都看到老闆在熱呼呼的糖水裡翻滾著白白胖胖的麻糬。一份兩顆,熱騰騰撈起,俐落地剪成小塊,然後在滿滿的花生粉加少量芝麻粉的盤子裡滾啊滾,讓麻糬均勻裹上香氣爆炸的粉料。上桌!筷子夾起一塊,熱氣蒸騰,麻糬軟糯到不行,幾乎入口即化,(小心燙!) 外層裹著的花生芝麻粉鹹香脆口,與內裡溫熱軟糯的糯米形成完美對比和融合。甜度主要來自外層的粉料和麻糬本體的微甜,一點都不膩。這正是潮州甜點裡「落湯錢」概念的經典呈現,只是做得更大氣、更過癮!冬天晚上來上一份,配杯隔壁攤的熱茶,絕對是驅寒解饞的極品。環境就是路邊攤,但為了這美味,值得。生意超好,要有排隊的心理準備。
地址: 103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三段12號前 (延三夜市入口附近)
營業時間: 17:00–23:30 (賣完會提早收,週一公休)
高雄‧鹽埕‧阿綿麻糬
介紹:
高雄鹽埕埔的超人氣手工麻糬店!阿綿麻糬最大的特色是口味創新多元(大甲芋頭、芝麻、紅豆、抹茶、花生、甚至鹹的肉鬆等),而且內餡飽滿到一個誇張的境界!(真的,皮薄餡多不手軟) 麻糬皮非常軟糯,當天現做,口感極佳。雖然口味創新,但我認為他們掌握了潮州甜點重視「餡料」的精神。無論是招牌的大甲芋泥,綿密細緻,芋香濃鬱不死甜;或是傳統的芝麻、花生餡,都磨得細緻香濃,真材實料。除了冷藏的包餡麻糬,他們也有賣熱的「燒麻糬」,同樣裹上厚厚的花生芝麻粉,冷熱皆宜。店面不大,常常大排長龍,尤其是假日。包裝精緻,也很適合當伴手禮。雖然價格不算特別便宜,但以那爆滿的內餡和品質來看,我覺得很值得。喜歡餡料滿滿口感的人一定會愛上。
地址: 803高雄市鹽埕區新樂街198-27號
營業時間: 11:00–18:30 (週三公休;麻糬常提早賣完)
新北‧板橋‧高記生炒魷魚旁的古早味糯米炸
介紹:
板橋黃石市場內的高記生炒魷魚名氣響亮,但你注意到了嗎?在它旁邊,有一個阿伯或阿姨擺的小攤,專門賣「古早味糯米炸」!這個不起眼的小東西,絕對是深藏不露的潮州甜點寶藏。所謂糯米炸,就是將糯米糰捏成小顆粒或小條狀,放入油鍋炸至金黃酥脆,起鍋後立刻裹上混和好的花生粉、糖粉和一點點芝麻。熱騰騰的捧在手上,外層是香脆微甜的花生糖衣,咬開裡面是軟糯微鹹的糯米心,鹹甜交織、外酥內軟,層次超級豐富!(這口感對比,絕了!) 一份份量不多,但香氣和口感都讓人印象深刻,價格也超便宜。這正是那種最接地氣、充滿市井生命力的街頭潮州甜點。常常需要排隊,但速度算快。吃完鹹的魷魚羹,再來份甜的糯米炸,完美ending!缺點就是油鍋現炸,夏天會比較熱一點。
地址: 220新北市板橋區宮口街28號前 (黃石市場內,高記生炒魷魚旁攤位)
營業時間: 大致配合市場,約早上到中午過後 (確切時間較隨性)
潮州甜點小學堂:Q&A
Q:為什麼感覺有些潮州甜點沒有想像中那麼甜?
A: 問得好!這正是潮州甜點的一大特色 — 「甜而不膩」。它講究的是展現食材本身的風味(像芋頭香、綠豆香、米香),糖更多是提味而非主角。所以甜度通常比較溫和、清爽,吃起來舒服沒負擔,跟一些死甜的甜品很不一樣。(也是我愛它的原因之一!)
Q:第一次嘗試潮州甜點,推薦從哪一款入門?
A: 最安全牌就是綠豆湯或紅豆湯!尤其是標榜古早味、手工熬煮的店家,能喝到食材純粹的好味道。喜歡QQ口感的,可以選有加粉角、湯圓或米苔目的。進階一點,大膽嘗試鴨母捻或帶有鹹菜脯的清心丸綠豆爽,感受風味碰撞的驚喜。芋頭控當然首選芋頭湯!
Q:想在家自己嘗試做簡單的潮州甜點,哪一種比較容易成功?
A: 甜糯米粥 (甜糜) 相對容易上手!重點是選好糯米,水量控制好,小火慢熬讓米粒開花、粥體濃稠。糖最好後放(用冰糖或二砂更佳),最後可以加點桂圓乾或紅棗增加風味。失敗率低,暖心又暖胃,很適合冬天自己做。至於像落湯錢或糯米炸,需要油炸或掌握糯米糰狀態,難度就高很多了,建議還是先去店裡嚐嚐專業的!